![]() |
主要用途 | 氨基酸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0047 |
CAS | 6915-15-7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營養強化劑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微生物發酵制備蘋果酸工藝蘋果酸發酵工藝有兩種:即一步發酵法與兩步發酵法。不同發酵工藝所使用的微生物也不同。(1)一步發酵法菌種有黃曲霉、米曲霉、寄生曲霉等,均以包括葡萄糖在內的多種糖為底物產生L-蘋果酸。(2)兩步發酵法由華根霉或少根根霉將葡萄糖生物合成富馬酸,再由膜醭畢赤酵母、普通變形菌、芽孢桿菌或擲孢酵母等將富馬酸轉化為L-蘋果酸。一步發酵法較多地采用黃曲霉,它能利用葡萄糖、麥芽糖、蔗糖、果糖及淀粉等多種糖質原料產生L-蘋果酸。但培養基較復雜,發酵過程常有富馬酸等其他有機酸產生,給分離提純帶來困難,難于得到高純度的晶體,再加上產酸低,對糖轉化率低(30%~40%),周期長(最少也需5天),故至今在國內外均未實現工業化生產。兩步發酵法的第一步,先用根霉將糖類發酵生成富馬酸,即富馬酸發酵,這里的糖較多的使用葡萄糖,葡萄糖可由淀粉經雙酶水解而得。第二步是在前面所Chemicalbook產的富馬酸中接入酵母菌或細菌進行發酵,將富馬酸轉化為L-蘋果酸,即轉化發酵。采用這種方法,蘋果酸對糖轉化率最高可達60%以上,但是畢竟發酵周期太長,前后加起來要8~9天。雖然兩步法與一步法一樣,國內外學者正在不斷地探索,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進展,但至今仍然未見工業化生產的報道。無論是一步法還是兩步法發酵,如以淀粉為原料,在使用前都需進行水解處理,使之成為葡萄糖,而淀粉的水解方法是雙酶水解法。目前,國內外L-蘋果酸工業化生產的方法,都是固定化細胞轉化法。該方法是首先大量培養富馬酸酶活力高的菌體,收集菌體后用卡拉膠等適當的載體進行固定,然后裝入柱式反應器,以富馬酸鈉鹽為底物,流經反應器,由固定化細胞中的富馬酸酶的催化作用,很容易將富馬酸轉化為L-蘋果酸,且幾乎無副產物,轉化率高達95%以上。此法與上述兩種方法相比,簡單、經濟、高效,于是成了工業化生產的首先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