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主要用途 | 營養強化劑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0047 |
CAS | 70084-87-6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小麥水解蛋白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小麥不但向南方推廣,同時北方也在發展。元以前就有這樣的農諺:“收麥如救火”。在生產工具方面唐代已使用麥釤(shàn扇,一種長形的鐮刀),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進,創造了用麥籠、麥釤、麥綽(一種竹篾編成的抄麥器,形狀象簸箕而稍大,它的一邊裝有釤刃,當揮刃割麥穗時,麥穗自然落到綽里)結合成為一整套的快速收麥器。它的使用方法是這樣的:麥籠安裝在下面有四個小輪的木架子上,用繩系在腰部拖著走。割麥人用釤割麥穗,麥穗跟著落向綽里去,隨手把綽里的麥往后倒到籠里,籠裝滿了以后就拉到打麥場上。據王禎《農書》的記載:“一天可以收割十畝,比南方用鐮刀割,要快十倍。”如果不是種麥很多,是不會創造出這種快速收麥器的。
據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》的估計來推算,當時小麥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%多一點。這雖是一個粗略的估算,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,小麥在明代糧食作物中僅次于稻而居第二位。人們常說的“麥”就是小麥,當然了還有其他麥類,比如說大麥、燕麥。古代歐洲人吃麥主要還是吃大麥,直到16世紀后被小麥代替。大麥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,這種別飲料。世界大麥80%產量被化為啤酒,灌進人們肚子里。1斤大麥大概可以做4~5斤啤酒。啤酒的獨特苦味也是加入啤酒花所造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