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主要用途 | 營養強化劑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6037 |
CAS | 9064-67-9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魚膠原蛋白肽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經濟意義:是北太平洋重要對象之一,具有經濟價值。
學名:Caelorinchus multispinulosus Katayama(長尾鱈科) 地方名:鱈魚、腔吻鱈
形態特征:背鰭Ⅱ-9~10,93~104;臀鰭 90-105;胸鰭 15~16;腹鰭 7;尾鰭。
體細長形,前部稍側扁,向后漸細尖且側扁。頭較大,前部尖突,平扁,后部稍側扁。脊棱發達。吻尖長,突出。鼻窩位鄰近眼前方。眼長橢圓形,位于頭中部側上方口小,下位。上頜長大于眼徑,自鼻窩中部下方伸達眼后緣前上方。上、下頜具絨毛狀牙,牙群帶狀。頦部具1 須。鰓蓋膜在眼后緣下方與峽部互連,后緣有游離膜。鰓耙呈突起狀,有小刺。鰓耙數 1-2+6-8。頭和體被弱櫛鱗,鱗寬五邊形,櫛刺細尖,大小不等,排列不規則。喉部、胸部鱗刺較規則,近似輻射狀。側線1條,完整。背鰭2個,分離;背鰭始于胸鰭基后上方,較高,第二硬棘最長,不突出,為絲狀,可伸達第二背鰭前端;第二背鰭始于肛門的略前上方。臀鰭較第二背鰭發達。胸鰭較長,側中位,第三、第四鰭條最長,不達肛門。腹鰭始于胸鰭基后端下方,鰭條略突出呈絲狀。尾鰭細尖。體背側淡藍灰色,散布有許多明顯的蟲紋狀或云狀不規則斑塊,體側稍下方也常有1或2 縱行暗棕黑色斑紋,沿背鰭基下方常有1 縱行小黑點。體下側銀色或淡藍白色。各鰭暗灰色。背鰭第二棘后灰黑色。腹鰭常有小黑點。口腔白色。鰓腔及各鰭暗色。
地理分布:分布于西北太平洋,包括中國、朝鮮半島和日本。中國產于黃海、東海。
生態習性:為深海底棲性魚類。主要棲息于泥砂底質水域。以多毛類、甲殼類為和南海主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