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產品規格 | 25*1 |
酶活力保存率 | 98% |
型號 | 食品級 |
重金屬 | 0.001% |
主要用途 | 酶制劑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0047 |
CAS | 見包裝 |
砷含量 | 0.001% |
包裝規格 | 25kg |
酶活力 | 10-80萬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類別 | 其他 |
按其來源不同可分為:蛋清溶菌酶、動物溶菌酶、植物溶菌酶、微生物溶菌酶和噬菌體溶菌酶。按其作用的微生物不同分為兩大類,即細菌細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細胞壁溶菌酶。細菌細胞壁溶菌酶有兩種,一種是作用于β-1,4糖苷鍵的細胞壁溶菌酶,另一種是作用于肽“尾”和酰胺部分的細胞壁溶菌酶。真菌細胞壁溶菌酶包括酵母菌細胞壁溶解和霉菌細胞壁溶菌酶。性狀溶菌酶為白色晶體,堿性蛋白質,等電點PH10.5~11.0。溶菌酶產品活力≥2.0萬u/mg,溶于稀鹽水,在丙酮和乙醇作用下生成沉淀,酸性溶液比較穩定,加熱至55℃也不會受到影響,其水溶液在62.5℃,30分鐘會完全失活,而15%乙醇溶液在62.5℃,60分鐘,20.5%乙醇溶液在62Chemicalbook.5℃,20分鐘也不失活。可溶解細菌細胞,特別是對細球菌有較強作用,具有素的各種性質,這是因為它對細胞膜壁的糖蛋白質(類粘蛋白)的多糖類,具有分解作用,可分解幾丁質和乙二醇幾丁質,得到碳酸鹽、鹽酸鹽和硝酸鹽結晶等。發現歷史1922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就從人體鼻腔分泌物中觀察到了溶菌酶,它具有抵抗微生物的能力。但是,由于抗生素被發現,溶菌酶被取代,一度銷聲匿跡。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,日本、加拿大和美國才開始重新認識溶菌酶的價值,并將其用于人體醫藥中。與抗生素的殺菌機理不同,生物溶菌酶是通過直接溶解細菌的細胞壁來殺死病菌,因而不產生耐藥性;并且人體本身就廣泛存有溶菌酶,其中人的眼淚中含量,可適應人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