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主要用途 | 營養強化劑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0047 |
CAS | 60-18-4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kg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營養強化劑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提取法在1820年首先由Braconnot發明,他將甘氨酸和亮氨酸從明膠羊色和肌肉水解液中提取得到,那之后,Bopp等人義逐漸在蛋白質中將酪氨酸和絲氨酸水解出來。最古老的氨基酸生產的工芝,即進白質水解提取法。蛋白質可W進行酶、酸或巧的水解,其產物最終為氨基酸。常用6M鹽酸在110°C水解進行12—24h,去掉多余的酸后,提取出各種氨基酸的混合物。最后使用溶度差法或離子交換樹脂的方法提取,得到相對純度的氨基酸至20世紀
三四十年代,使用提取法己經可以獲得20多種氨基酸,最的氨基酸產業就是味精,發展到今天,雖然氨基酸大部分都可從各種資源中提取,但由于資源成本高、低收率、污染環境等方面原因,并不適合繼續大規模生產。提取法生產心酪氨酸,一般是利用天然蛋白資源為原料,將其進行水解、濃縮、結晶、脫色等步驟的處理,分離提取心酪氨酸。但因為提取所得產品中L-酪氨度的含量較低,實際上提取法的收率較低,所以并不適合大規模生產。
酪氨酸是一種含酚羥基的極性芳香族氨基酸。簡寫為Tyr、Y。與色氨酸、賴氨酸同屬于生酮兼生糖非氨基酸。在動物體內由苯丙氨酸羥化生成,兩者循共同的途徑分解和轉變。可轉變為多巴胺、甲狀腺素、黑色素、阿片堿和酪胺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。人和動物體內苯丙氨酸羥化酶、氧化酶、酪氨酸酶的先天缺乏可分別導致、酸癥和。酪氨酸的分解產物為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