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主要用途 | 提取物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0047 |
CAS | 見包裝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營養強化劑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艾適生性強,喜陽光、耐干旱、較耐寒,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,但以陽光充足、土層深厚、土壤通透性好、有機質豐富的中性土壤為佳,肥沃、松潤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土生長良好。為了節約土地資源,應選擇丘陵等地區的荒地、路旁、河邊及山坡等進行合理布局,坡地和平地均可種植,也可以在房前屋后、田間邊角地種植。但是作為食藥用的艾,栽培中除了要獲得較高的產量之外,更重要的是要保證艾原料的質量安全及其藥效。因此,種植地塊周邊空氣應潔凈無揚塵,附近無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水污染,空氣質量應符合國標GB 3059—2012的規定。
艾文化由來已久,早在《詩經》時代,艾草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。有關艾的由來,還有一段傳說。相傳,武王身邊有一位名醫叫蕭艾,有一天,他多日后臥倒于軍帳中,為了病情危急的將士,他帶病出診,卻不小心被驅蚊的野草火堆絆了一跤,被火。但當他給將士時,意外地發現自己的痊愈了,而身上卻多了好幾處傷痕。于是他突發奇想,用無名野草點火燒灼身體的相應位置,凡是被燒灼過的將士病情都好轉了,武王大贊蕭艾,蕭艾不敢居功,答日:“此乃野草之功。”武王宣告全軍:“野草本無名,從今以蕭艾、艾蒿之名名之。”由于艾的功用較大,古人對其賦予了諸多美譽,如尊稱老者為“艾”,形容年輕美貌女性為“少艾”,《詩經》稱保養為“保艾”,《史記》把太平無事也寫作“艾安”等,可見古人對艾的厚愛。